增量式(incremental)GC 顾名思义,允许 collector 分多个小批次执行,每次造成的 mutator 停顿都很小,达到近似实时的效果。
引用计数类 GC 本身就具有增量式特性,但由于其算法自身的缺陷与效率问题,一般不会采用。而追踪类 GC 实现增量式的难点在于:
在 collector 遍历引用关系图,mutator 可能会改变对象间的引用关系
这其实是一个并发问题,collector 线程与 mutator 线程同时去读/写一些共享的数据结构(引用关系图),这就要求把它保护起来,使 collecotr 与 mutator 能够感知其改变,并作出相应调整。
在 GC 期间,对 mutator 改变「引用关系图」的保守度(conservatism)是增量式 GC 一大特性。如果 mutator 在 collector 遍历某对象后将其释放(floating garbage),那么这个对象在本次 GC 不会被回收,但在下一轮 GC 开始时会被回收。
这种弱一致性(relaxed consistency)是允许的,因为它不会对程序逻辑造成影响,只是延迟了垃圾对象的回收,而且一致性越弱,遍历算法的实现就可以更灵活。
三色标记(tricolor marking)抽象屏蔽了 GC 实现的算法(MS/Copying)、遍历策略(宽度优先/深度优先)等细节,对于理解增量式 GC 十分有帮助。具体来说是在 GC 遍历引用关系图时,对象会被标为三种颜色:
黑色black,表明对象被 collector 访问过,属于可到达对象
灰色gray,也表明对象被访问过,但是它的子节点还没有被 scan 到
白色white,表明没有被访问到,如果在本轮遍历结束时还是白色,那么就会被收回
对于 MS 来说,设置标记位就是着色的过程:有 mark-bit 的即为黑色。对 Copying GC 来说,把对象从 fromspace 移动到 tospace 就是着色过程:在 fromspace 中不可到达的对象为白色,被移动到 tospace 的对象为黑色。
对于增量时 GC 来说,需要在黑白之间有个中间状态来记录「那些之前被 collector 标记黑色,后来又被 mutator 改变的对象」,这就是灰色的作用。
对于 MS 来说,灰色对象是用于协助遍历 queue 里面的对象,即上文中描述的 worklist 里面的对象。对于 Copying GC 来说,灰色对象就是那些在 topspace 中还没被 scan 的对象,如果采用 Cheney 的宽度优先遍历算法 ,那么就是 scan 与 free 指针之间的对象。
增加的中间状态灰色要求 mutator 不会把黑色对象直接指向白色对象(这称为三色不变性 tri-color invariant),collector 就能够认为黑色对象不需要在 scan,只需要遍历灰色对象即可。
上图描述了一个违法着色不变性的情况。假设 A 已经被完全地 scan,它本身被标为黑色,字节点被标为灰色,现在假设 mutator 交换了 A–>C 与 B–>D 的指针,现在指向 D 的指针只有 A,而 A 已经被完全地 scan 了,如果继续 scan 过程的话,B 会被置为黑色,C 会被重新访问,而 D 则不会被访问到,在本轮遍历后,D 由于是白色,会被错误的认为是垃圾并被回收掉。
为了解决上面的问题,一般有两类方式来协调 mutator 与 collector 的行为:
读屏障(read barrier),它会禁止 mutator 访问白色对象,当检测到 mutator 即将要访问白色对象时,collector 会立刻访问该对象并将之标为灰色。由于 mutator 不能访问指向白色对象的指针,也就无法使黑色对象指向它们了
写屏障(write barrier),它会记录下 mutator 新增的由黑色–>白色对象的指针,并把该对象标为灰色,这样 collector 就又能访问有问题的对象了
读/写屏障本质是一些同步操作——在 mutator 进行某些操作前,它必须激活 collector 进行一些操作。
在实际应用中,调用 collector 只需要一些简单的操作,compiler 可以在输出 mutator 机器码(machine code)的同时,额外输出一些指令(instructions),在进行读/写指针时,会额外执行这些指令。根据读/写屏障复杂度,整个屏障操作可以内联(inline),也可以是个额外的过程调用(out of line procedure call)。
如果要使 collector 错误地回收可到达对象,mutator 必须做到以下两点(缺一不可):
把指向白色对象的指针存储在一黑色对象中。称为条件1
在 collector 访问该白色对象之前,破坏指向它的原有指针。称为条件2
写屏障也从这两个方面入手,下面分别阐述。
Incremental Update 算法(后面简写IU)避免条件1的发生。IU 最常用的实现是由 Dijkstra 提出1,该算法核心思想阐述如下:
它会启发式(或者说是保守式)保留在 GC 遍历结束时 live 的对象。在遍历期死亡的对象(该对象还没被遍历到),不会再被访问、标记。
为了避免指向白色对象的指针被隐藏在黑色对象中,这些指针在存储到黑色对象中时会被捕捉到,这时会把白色对象重新置为灰色,这个过程会一直迭代下去,直到没有灰色对象为止。
新创建的对象在 Dijkstra 算法中会被乐观的认为是白色,这是该算法的一大优势,因为大多数对象的生命周期都比较短。如果在 GC 遍历到它们之前就已经不可到达,这就意味着它们永远不用访问了。
Guy Steele 提出的算法中建议采用一种启发性方式,部分新对象是白色,部分是黑色,来保证短生命周期的对象尽快被回收的同时,避免遍历长生命周期的对象。但这种方式是否更有效不能很好证明。
在 Steele 算法中,如果指向白色对象的指针被储存在了黑色对象内,会把黑色对象变为灰色。Dijkstra 采用的方式与这种方式相比,显得更保守些,因为那些白色对象很有可能会在再次变为白色。这里举一实际例子进行说明:
假设程序使用一由双向链表实现的 stack 来存储数据,GC 遍历到栈顶元素,并将其标为黑色,这时程序进行一些 push/pop 操作,按照 Dijkstra 算法,pop 出来的所有元素会依次被标为灰色,那么就意味着在本次 GC 时不会被回收;而按照 Steele 算法,则有可能回收掉大部分 pop 出来的元素。
Snapshot at beginning(后面简写 SAB)算法避免条件2的发生。该算法在开始 GC 之前,会使用 copy-on-write 的方式复制一份当时的引用关系图。也就是说,在 GC 开始时引用关系图是固定的。
该算法最为人所知的实现由 Yuasa 提出,在该实现中,如果改变某个指针的地址,那么之前的地址会被加入一 marking stack,便于后面再次检查,这样就可以保证在 GC 时,所有的对象都会被遍历到,即使指向它们的指针发生了改变。拿上面三色标记举例来说,B–>D 的指针会被保存在一个 stack 中。
目前来说,最有名的实时性 GC 是 Baker 提出的增量式复制(incremental copying)GC。
Baker’s GC 大部分逻辑与 Copying GC 相似,使用 Cheney 的宽度优先算法遍历引用关系图,把所有引用的对象拷贝到 topspace 的 scan 指针处。但这个过程是与mutator并行的,而且 mutator 为了保证引用关系图的一致性,也可能会触发拷贝操作。下面具体阐述该算法工作流程:
GC 开始时会有一个原子性的 flip 过程,会把由 root set 可直接到达的对象由 fromspace 拷贝到 tospace
mutator 恢复执行,与 collector 交替执行
当 mutator 访问到 fromspace 中的对象时,立刻将之拷贝到 topspace 中。这个 copy-on-demand 使用 read-barrier 来保证
Barker 算法一个重要特点是:在增量回收时,新分配的对象直接分配在 tospace,当作已遍历对象,也就是三色标记中的黑色。为保证 GC 能在内存耗尽前发现所有可到达对象并复制到 tospace,复制的速率与分配对象的速率息息相关。
Baker 在1991年对其增量式算法提出了 non-copying 版本,称为 Treadmill。Treadmill 使用双向链表来区别不同颜色的对象集合,这样就可以通过修改指针来避免移动对象与更新指针的操作。不同集合首尾相连形成环结构,便于对象的转化。如下图:
该环结构分为四个区域:
new 区。在 GC 期间的对象分配在这里,默认为黑色。在 GC 开始时,该区为空
from 区。对应 fromspace,GC 开始前对象分配区域
to 区。对应 tospace。在 GC 开始时,该区为空
free 区。与 new、from 区相连,别于分配新对象
GC 工作过程与之前方式相似,再将 from 区对象连接到 to 区后,遍历 to 区里面的灰色对象,直到全部为黑色时GC结束。然后,new 与 to 合并后形成新 to 区,from 与 free 合并形成新的 free 区。
如果没有特殊的硬件支持,写屏障一般来说效率要高于读屏障,主要原因是:
heap 指针的读操作要多于写操作
其中比较特别的是 Lisp Machine 有特殊的硬件支持重定向指针(forwording pointer),可以在不进行 forward 检测的前提下,交替使用新旧两个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