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流行的有通行本(王弼版)、帛书本(长沙马王堆汉墓甲乙本)、楚简本(荆门郭店的楚墓)、河上公章句等四个版本。 有些人以为越古老的越好,一定要采用楚简版,并且专门挑生僻字词来纠正通行本。 其实所有版本并没有本质的不同,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无非是一些字词的通假、避讳和顺序错乱而已,并不影响实质内容。 真正能理解“道”的人是不会执拗于某个版本的。 因此,我推荐的是通行本+帛书本,有这两本就足够了,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任何你觉得适合的版本。
一两千来,人们写了几百上千本不止,其中各有各的道理,各有各的不足。 理解《老子》最好还是看原文,再兼顾看看他人的注解即可。 读《老子》一定要自谦,要有自知之明,要能够博采众长,虚怀若谷。 大道至简而内涵丰富,不要轻易说自己懂了,也不要说自己是唯一正解。 那些扬言自己破解了《老子》,自己是唯一理解《道德经》的提法要不得。 只有保持谦卑谨慎的态度,不断吸取,不断思索,才能更好地理解老子的思想。
人人都可以对此发表看法,可以褒扬、可以批判、可以沉默。 可以循规蹈矩,可以标新立异,可以古板克制,可以浮想联翩。 总之,研究《老子》应该是自由的,一切顺其自然,不要强迫,也不要被迫。 当然了,愿意花时间来读《老子》的人一定都是有追求,有思想的人。 希望通过读书交流,增长见闻,提升思想境界,让彼此对事物的规律更加明了,对自己的人生有更加通透的理解。
- | - | - | - | - |
---|---|---|---|---|
前言 《老子》也叫《道德经》 |
||||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
第七章 天长地久 |
第八章 上善若水 |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 |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 |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 |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 |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 |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 |
第十七章 太上,下知有之 |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 |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
第二十章 绝学无忧 |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 |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 |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 |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 |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 |
第三十一章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 |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 |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 |
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 |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 |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 |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
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 |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 |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
第四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 |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 |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 |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 |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
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 |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 |
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 |
第六十一章 大国者下流 |
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 |
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 |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 |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 |
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 |
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 |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 |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 |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
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
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 |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 |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 |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 |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
||||
后记 总算完成了《道德经》的全面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