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ken Economy
- Equity Economy 另外查一篇,但還是不知道怎麼用區塊鏈模式來玩
- Equity + Tokens
之前有這個疑問,現在還是不懂。
後來發現不少團隊做 Equity 加上未來給 Tokens 的模式。但因為美國不太能 ICO,所以轉成用 Equity + Tokens 模式的團隊越來越多。
這段話我還是不懂。這篇先單純看看 Equity Economy。
我是攝影師,我專業上的照片,很好處理。但我個人的照片收集越多、變的越來越難搞定了,沒有組織的辦法。我發現大部分有手機的人都有這問題,所以我想寫個 app 來幫忙在手機裡面快速 sort photos。我申請個 6個月程式課程,並且幫你 raise money 等等。在紐約邀請你跟投資人碰面。我覺得我的 pitch 不錯。
Unfortunately… I was wrong.
所有的投資人都想看到 more traction
。
投資人想看到 quickly growing user base
or substantial revenue
。
I was tapped out. I was stuck. I felt like a failure. and I was heartbroken.
我了解到很多 good ideas 的 startup 死去,是因為他們沒有達到 market fit,然後燒完錢。
難道這不代表著一個很具有潛力的機會死在這邊嗎?
來看看 Elon Musk 的 Hyperloop,設計 high speed train 讓人可以 1.5hr 從 SF 到 LA。
The store
是關於 Musk 讓 400 人加入他 share 他的願景、幫忙建照這間公司的equity
。
Mush 不意外,但另外想到 David Choe,
崔大衛的作品曾多次在城市文化娛樂項目中出現。例如,他曾為蕭恩·蔻利·卡特和聯合公園樂隊的多白金銷量唱片《衝擊理論》創作過專輯封面, 為電影《朱諾》和《玻璃屋》[6]設計過一系列藝術作品。2005年, 他的粉絲之一——網際網路企業家西恩·帕克[7] 邀請他為臉書位於矽谷的第一個辦公室,繪製一幅以性為主題的壁畫[8] 。由於對作品效果非常滿意,2007年, 臉書執行長馬克·扎克伯格又邀請他為臉書的下一家分公司創作一幅風格更為柔和的壁畫[9] 。儘管崔大衛認為臉書的商業模式是"可笑且無意義的"[10] ,作為一個習慣性賭徒[11], 他沒有選擇現金,而是選擇了臉書股份作為壁畫報酬。然而2010年臉書上市前夕,他的這些股份的市值就已經達到了200百萬美元。這些壁畫創作被他的兩位朋友羅博·塞托和喬伊·托重新創作後呈現在了《社交網絡》[12] 這部電影中。在2008年的總統選舉中, 崔大衛還曾為那時仍是參議員的歐巴馬畫過一幅肖像,這幅肖像畫後來被用於草根街藝術活動,現在則被收藏陳列於白宮中[13]。
這讓我退回來觀察幾個趨勢:
- 這 rise of the Gig Economy
- 這 large rapidly growing number of people participating in freelance work.
看看 coworking spaces launching all over the country.
Scott Dinsmore TED talk about Finding working you love asks
What is the work you can’t not do?
Working as a freelancer gives you the freedom choose the work you do, when you work and where you work.
- our gravitation to online communities where we help each other.
But now you see the rise of more niche networks, like Nextdoor, the site that allows you to create a private social network for your neighborhood.
I truly believe the Equity economy has the power to radically change the world for the better. I hope you will join me in building a bridge across that valley of startup failure and help bring more of those good ideas we all have in the shower to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