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440 lines (217 loc) · 22.5 KB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440 lines (217 loc) · 22.5 KB

第40节 GTD

❤️💕💕CS自学指南,大学教育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没有办法支撑我们的职业素养,这个板块算是自己在CS学习中额外补充和记录的。个人博客:http://nsddd.top


[TOC]

前言

🤔 随着我的成长,在 20 ~ 30 岁的年级,越来越发现时间不够用了。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很多时候自己列好了计划,甚至也写在了纸上,却还是没有完成。归根结底,就是你的效率太低了。

我试过使用 Notion 来管理计划,这个激发了我的三分钟热度,我期望有更好的工具。

目前流行的工作模式包括 GTD 法(Getting Things Done)、SMART 板、番茄工作法、个人看板、黄金生物钟法则等等。虽然叫法不一样,但它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完成你要做的事。你可以花十天左右的时间去尝试不同的模式,然后选择一个或多个适合自己的,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这些工作模式的基础上做些添加或者修改。

GTD它算的上时间管理界的逼格代表。这格就格在,复杂难懂,不好上手。

GTD 对于工具是没有限制的,我使用的工具具有参考性的Google Calendar作为GTD中的日历,Google Keep适合做GTD中的Inbox,Google Tasks可以作为GTD中的list。

我是一名普通的学生,并非是精英人士,我因为任务或者时间时长感到烦恼,我没有很强的自控力,没有从小就养成的独具一格习惯。我有的,也是我最喜欢的,在SQL、Kubernetes中时常能听到的声明式,我渴望着能够看到它按照设想般地完美地呈现,它就要以最佳的状态达到。正如我对人生的看法:不需要步步为营,但我仍然期待着通过努力达到最理想的结果。

形成习惯。再好的方法,如果没有形成习惯,不能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都将成为空谈。如果你是个追求上进的人,我相信一定看过很多时间管理方法的文章和书籍,并且看的时候还会有些振奋,内心有时还会不自觉地想,“嗯,嗯!这个方法不错,正是我需要的,可以解决我的问题……”但很多时候都坚持不了几天就抛之脑后了。

因为我坚信:“做”比“做好”更重要。养成一个好习惯通常需要 30 天左右的时间,尤其在最初的几天就更为重要了。这时,不妨将文章中提到的方法和几个要点,写在某本书或者笔记本的扉页上,方便查看,时刻提醒自己。

再继续往下看的同时,你需要判断自己是否需要 GTD:

GTD的前提是“你很忙”。假如你不忙,只是时间利用率不高,爱拖延,爱磨蹭,GTD不是不能用,但也要明白,它并不是为这种情况设计的。 GTD的核心卖点是节省脑力

其实、如果你是对当下事务特别敏感的人、大小事务都让你焦虑,那么GTD或许适合你,但是如果你天生心脏比较大,很多事情对你毫无影响力,执行GTD会让你的反而变得抓狂!!这时候史蒂芬柯维的要事第一和以终为始的那套,更高效也更经济!

GTD所需技能的辨析:搜集(记录能力)、加工(预期判断能力)、组织(分类归纳能力)、检视回顾(反馈自省能力)、执行(直觉选择能力)。学习 GTD只需改变行为模式而不必学习新的技能。

深度工作

面临问题:在任务多、干扰多的现状下,如何最高效地利用时间,去做最重要的事儿,同时有更多的时间来放松和享受生活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深度工作,聚焦最有价值的事儿。深度工作这个概念,是由卡尔 · 纽波特(Cal Newport)提出的,指的是在无干扰的状态下,才能专注地进行的专业活动。这样的活动能够使个人的认知能力发挥到极限,从而让我们创造出最大价值,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人。

深度工作的方法:

  1. 以终为始,寻找并聚焦最重要的任务;
  2. 追根究底,寻找最高效的解决方案;
  3. 安排时间和精力,高效执行解决方案。

接下来我们将逐渐从这三个方法探索出 GTD

以终为始,寻找并聚焦最重要的任务

我们都清楚,事情做得快非常重要,但做真正有效的事情更重要。这也就意味着,我们首先要找到目前最最重要的任务。

在找最重要的任务时,按下面:

  1. 自己定义任务;
  2. 聚焦目标,以终为始;
  3. 无情的筛选。

定义自己的任务

GTD 创始人指出,日常的任务分为以下三种:

  1. 预先计划的任务(Pre-defined Work),比如迭代之初就计划好了的功能开发任务;
  2. 临时产生的任务(Work As It Appears),比如 Bug、邮件、临时会议等;
  3. 自己定义的任务(Defining Work),即根据当前状况,自己决定需要做的任务。

自己定义的任务很重要,这也是我可以在某个空闲的时间,或许发呆,或者喝茶,或者是刷知乎看小说的时候灵光一闪想到的,也是对预先计划的任务和临时产生的任务进行编排和总结。

我们需要问自己几个问题

  • 预先定义的任务是否还需要做?
  • 有没有什么更重要的任务要替代现在手上的任务?
  • 临时产生的干扰任务怎么处理才好?需要我来处理吗?
  • ……

第二步,聚焦目标,以终为始

聚焦目标,以终为始,其实就是在自己定义任务。因为时间有限,为目标服务的任务才最重要。

作为高效开发者,常见的目标包括业务成功、帮助团队,以及个人成长这 3 个。如果能找到三者重合的任务就最好不过了。

第三步,无情的筛选,少即是多

生命有限,而工作无限,所以我们必须要无情地排优先级。

很多人都有一个倾向,就是贪多,认为越多越好,我曾经也这样。在自己的书单里添加了几百本书,书签页中添加了几百篇要读的技术文章,Todo List 里添加的任务也越来越多,还计划学习这个语言、那个框架。但实际做起来,却因为时间有限,不但只能浅尝而止,还让自己很疲倦。痛定思痛,我下决心去做减法。

在我看来,“数字 3 原则”很有效,也就是强制把要做的事、要达到的目标,都限制在 3 个以内。

追根究底,寻找最高效的解决方案

开发人员对技术实现最熟悉,如果我们能结合业务进行思考,追根究底,常常能对业务的解决方案做出一些改进,甚至是重新设计出更好的方案。而这样的改进,对个人研发效能的提高帮助非常大。

很多时候,我们应该认真思考下这个需求,再进行实现,想清楚再做。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想清楚就开干了,边干边想,这样的工作方式其实很糟糕。你会发现,如果你没有想清楚,你总是要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返工,返工好几次,其实是非常浪费时间的。

我在接到任何任务时,都会先考虑它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花些时间去深入思考,往往都能帮我节省后面的很多时间。

所以,对于一些没想清楚的事,或是自己不太有信心的事,还是先看看有没有已有的成熟解决方案,或是找更牛的人来给你把把关,帮你出出主意,看看有没有更好、更简单的方式。

开发人员也要对业务有一定的了解。面对任务的时候,多问几个 Why,并与产品经理和团队成员充分沟通,了解它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找到最高效的解决方案。

安排时间和精力,高效执行解决方案

信息爆炸、时间碎片化,给我们的时间管理和精力管理带来了很大挑战。关于这个话题,也有很多理论和实践了,我也尝试过很多方法。在这里,我给你推荐 3 种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包括用番茄工作法来记录深度工作时间、用拥抱无聊来控制对手机的依赖,以及用反向行事日历(Reverse Calendar)来确保休息和高效。

定义好优先级。无论你写不写出来,你一定都会有一个自己的 to-do list。有 to-do list 并不是什么高深的事。更重要的是,你要知道什么事是重要的,什么事是紧急的,什么事重要但不紧急,什么事又重要又紧急。这有利于你划分优先级。

最短作业优先。对于相同优先级的事,我个人喜欢的是“最短作业优先”的调度算法。理由是,先把可以快速做完的事做完,看到 to-do list 上划掉一个任务,看到任何的数据在减少,对于自己也好,对于老板也好。老板可以看到你的工作进度飞快,一方面有利于为后面复杂的工作争取更多的时间(老板只有在你有 Deliver 的时候才愿意给你更多的时间),另一方面,看到任务列表的减少会让你的心态更为积极。

用番茄工作法来记录深度工作时间

简单地说,番茄工作法就是把时间划分为固定时长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一个番茄时间包含两部分,25 分钟的工作学习和 5 分钟的休息时间(我一般设置为 40 分钟)。

番茄工作法的精髓是,在每一个工作时间段,避免干扰、全神贯注。因为只有精力高度集中,减少上下文切换,才能进入深度工作状态,进而最大程度地发挥我们的心智能力,提高个人效能。

用拥抱无聊来控制手机依赖

在一些非常碎片化的时间,不要因为无聊就马上抄起手机,去找一些有意思的东西放松或者学习,而是尝试适应无聊。

其实,无聊也是一种不错的状态,试着去享受它,不要让自己的大脑一直处于活跃状态。这样可以让我们得到休息,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比较好地避免自己打扰自己的倾向。所谓“自己打扰自己”,就是会不自觉地去想、去做一些与手上工作不相干的事儿,自己干扰自己。

用反向行事日历来确保休息和高效工作

反向行事日历主要用来处理因为工作太多导致的忽略休息、影响健康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我们在安排日程时,通常会把工作任务放到日历中,而不会把运动、休息、吃饭等非工作任务放入其中。反向日历正好相反,首先就是把这些非工作任务作为最高优先级放到日历中,然后再在剩余的时间中安排工作任务。

GTD 作用原理

做任何事,都遵循客观的五个步骤:收集、判断、整理、复查、执行。以「开发一个程序」为例:

  • 收集:收集用户需求,了解需要实现的功能。
  • 判断:判断技术可行性和开发难度,确定需要哪些技术实现。
  • 整理:整理出需要实现的功能列表,制定开发计划。
  • 复查:在开发过程中不断复查代码,确保代码质量。
  • 执行:按照开发计划执行代码开发,并不断测试和修改。

GTD理论认为,人的精力有限,一旦脑力跟不上,就会混乱,可通过合理分配脑力以优化五个步骤:前四步准备充分,第五步傻瓜执行。

每个步骤都是下一步的基石,若全储存在大脑中,大脑会很累。

收集

搜集就是巨细靡遗、点滴不漏的收集杂事(即未尽事宜)投入收件匣。

以 tiktok 抖音 APP 的开发为例,给出收集:

  1. 调查市场需求,确定 TikTok 应该具备哪些功能。
  2. 收集用户反馈,了解用户的需求。
  3. 收集竞争对手的信息,研究他们的产品。
  4. 调查最新技术,确定 TikTok 应该使用的技术。
  5. 与团队协作,共同收集信息。

我使用的工具:

下面列出的几种工具可以用于捕捉想法和从外部获取的资料,不妨善加择取选用:

  • Google日历
  • Google Tasks
  • Google Keep
  • Google Gmail
  • 飞书
  • Notion
  • Obsidian
  • 滴答清单
  • todoist

⚠️ 这些内容并不是越多越好,注意,太多了就很杂乱了~

加工

加工就是把杂事提炼出提示(让你在下一步行动时找得着北)

具体来说是事先研判前一阶段搜集到的“杂事”的实质,处理出可供执行的行动提示。

加工的方法就是判明界定“杂事”的实质后自问自答达成愿景或成果的下一步行动是什么。 一般的杂事只要花几秒钟思考就能得出下一步行动。

再深入一步提升视点到纵向控制的项目规划方法:通过判定目标(Why)、展望结果(What)、网罗构想(How)、整理规划、明确方案5个不同的阶段步骤找出下一步行动的自然式计划法(一种前衔后接、倒转灵活、综合完备的思维模式)。

加工的要诀

  • 从头到尾:清空收件匣按照从一端到另一端(电子邮件建议后信先办)顺序处理杂事, 逐一处理,不避不拖。

  • 一次一事:专心致志心无旁骛的判断手上的这一件杂事的实质,不要同时考虑收件匣中的下一件。

  • 预留时间:清空收件匣时会遇到两分钟内可以解决的事情,需要预留宽裕的时间。

从头到尾原则指要平等对待所有杂事,一次一事则指要专注于每一件杂事。

🖊️ 无法付诸行动的杂事的处理方法是: 丢弃没用的垃圾(能舍方能得),归档参考资料,将待孵化的项目列入 “将来 / 也许”清单,也可以写入日程表或者备忘录。

组织或整理(Organize)

组织即分门别类的安放提示。

展开来说组织就是甄别加工所得的提示合理的收纳整理到由几个界限分明的容器(清单)组成的逻辑体系里面,架构出一个合乎自己需求的行动提醒系统。

⚠️ 需要注意的是加工( Process)和组织(Organize)可以并行不悖的同步进行,而非相互割裂、各自独立。

容器(清单)分类和界限

日程表

日程表是不可侵犯的圣域,只能记录对时间有刚性要求 (特定时日) 的行动,宽松安排弹性最佳 (机动灵活地安排其它事务)。

例如定时的会议、某日必须完成的事务或者要用到的提醒信息。

滴答清单等工具 有自带的日程表,也可以和谷歌行事历(Google Calendar)结合使用。

一个 “等待” 清单

等待别人完成的任务也需要组织成清单以提醒自己 (最好标明委派日期),以便追踪和跟进交办事项的进度。等候期间可审时度势选择是否采取行动推动事态的发展。

可以将之视为一种特殊的情境,在 滴答清单 的情境 Context 视图下创建一个等待清单 Wait,相比需要时常查看的 “下一步行动” 清单,等待清单只要根据需求隔段时间查看一下。

“项目” 清单 (标杆旗帜)

一个下一步行动 (单步行动) 无法完成的任务都是项目 (多步行动才能达成),需要列入项目清单。

项目清单只是一个备忘的愿景目标列表 (形式简单如同目录),起到旗帜的标杆引领作用,凭借它来把握方向,宏观控制各个项目的进度。

项目支持资料

项目支持资料不是项目的行动,也不是项目提示。它只是支持项目行动和决策的辅助信息,可以和下面提到的参考资料一起存储到同一个资料归档系统中 (比如 Evernote),可按主题或题目加以分类组织整理。

较之参考资料,用于保障项目正确顺畅进展的项目支持资料需要更为频繁的适时查阅。

参考资料

不需要执行任何行动的具有潜在价值的纯粹资料 (备查效用),可以归档到各种资料存储系统:

  • 快速高效有趣的一般性参考资料归档系统——纸质和电子数字类

  • 特殊资料的归档系统

  • 名片册和通讯簿

  • 图书馆 / 档案馆式的归档系统

例如通过主动阅读、评估价值、收集重点的方式将一些有用的资料归置 Google ReaderEvernoteWiz 之类的数字系统,以便日后含英咀华。

一个 “将来 / 也许” 清单

这是你的梦想清单,即当前不能采取行动但日后可能会有所行动的资料和提示信息,其内容来源于收件匣、创造性的想象力、提升高度重估当前进行中的项目清单 (项目停滞不前抑或限于精力暂时割爱甚至舍弃,人的精力有限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核查清单 (Checklists):创造性的提示

根据你的需要大胆地创建各种类别的核查清单 (查漏补缺的列表),主要用于核查缺漏以及保持控制。

并无绝对必要创建某些核查清单,可视情况而定。

复查

复查的步骤

  • 检查开发进度,确保所有功能已实现。
  • 检查代码质量,确保代码符合规范。
  • 检查系统性能,确保程序运行流畅。
  • 检查用户反馈,确保程序满足用户需求。
  • 检查程序的安全性,确保程序不存在漏洞。

GTD理论要求的回顾频率是每周一次,通常是周末抽出一大段时间。实际使用后深觉工作节奏快,每周复查跟不上步调,有必要加强复查频率,保证现实和GTD系统不脱节。我在每天临睡前复查,一般5-10分钟即可。

起初使用GTD并不能完全放心,尽管晚上都安排妥当,第二天早晨我还看下清单、邮箱啥的,需对今日事项做到心中有数。

熟练使用GTD后,早晨的复查已省去。我不需要提前知道,开始做了才去想。如果你对GTD不能做到完全依赖,也可先这样过度。

时常适时、适当的检视

时常适时、适当的检视, 首先看一看你的日程表,然后看一看你的行动清单

当你检查了所有对时间有严格要求的活动 (日程表),并对它们加以妥善安排后,接下来浏览最多的是对应当前。

其他的一些注意检测的事项:

  • 邮箱中的邮件
  • 日历中的必办
  • notion中的想法
  • GitHub中的issue
  • 滴答清单
  • todoist
  • 微信提醒
  • 腾讯会议、飞书会议、钉钉会议、Zoom~

每周回顾 (Weekly Review) 的重要性和时机

(1) 你有机会夺回生活的主动权、对事情重新评估、重新安排,让自己重新找到平衡。而这些恰恰是在每天疲于奔命的忙碌中,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

(2) 至少让自己能在 1 万英尺高度即 “项目 Projects” 层次总览全局,考虑最要紧的工作、最重要的目标,超脱繁冗芜杂混乱不堪的境况,把握住方向。

作为要将搜集、加工、组织、检视回顾前 4 流程都过一遍再次清空大脑更新系统的每周回顾最佳的进行时机是在周五下午留出两个小时的时间,如果因为工作限制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就选择一段不被打搅的时间。

六个检测法

  • 5 万英尺 +:人生终极目的和原则(面临重大变化和转折时)
  • 4 万英尺:3~5 年的展望(建议每年检视)
  • 3 万英尺:1~2 年的目标(建议每季检视)
  • 2 万英尺:责任范围(建议每月检视)
  • 1 万英尺:当前的项目(建议每周检视)
  • 跑道:下一步行动(建议每日检视)

正如杂事也是有六个等级一样,每一层次皆具化和服从于上一层次,自下而上入手可发现前 3 个较低层次的检视内容大多是针对事物当前状态 (行动、项目、职责),再向上的层次则主要涉及指导方向、目标取向等方面,需要在恰当的时机去关注需要关注的方面,长远规划,掌控愿景,保持全方位的平衡。

执行:按顺序执行

执行指从「行动清单」和「日历」中挑件事来做。GTD对如何挑选也做了指导:

  1. 先做「日历」上的事项。
  2. 再做突发工作。指临时指派给你,较为紧急的工作。如果不紧急,放入待办事项中。
  3. 做「行动清单」上的事项。如果你的「行动清单」上有超过50条行动,挑选就成了麻烦,需用到GTD中的「情境」技巧。如果没有超过50条,就挑能做的做吧。

GTD 最佳实践和流程

情境:合否? 时间:够吗? 精力:多少? 重要与否:直觉择定。

GTD 指的是 "Getting Things Done",即实现事项完成的方法论。

不同的网站解释的不一样,PerPlxity 中浏览全局的解释是:

GTD (Getting Things Done) is a method of time management developed by David Allen[1][2] It suggests that tasks should be recorded and organized in order to be completed efficiently[3][4] GTD is used for task management, which involves organizing and completing tasks in work, study, and life[4][5]

接下来,你的想法就是:成为GTDer

GTD的初始配置

  • 选择合适的GTD工具,如Google日历、Google Keep、Google Tasks、滴答清单或todoist等。
  • 在空闲的周末整理所有待办事项、想法等,放入你的GTD系统。
  • 对每项待办事项进行评估,并打上标记,将其分类整理到对应的清单中。

GTD的日常使用

  • 在工作中,执行日历中的任务,然后处理紧急任务,最后完成行动清单。
  • 在生活中,将所有的想法、新任务、新信息等记录在GTD系统的知识库中。
  • 每天睡前进行复查:清理想法库,评估、打标、分解项目并整理到对应的清单中。

GTD的崩溃应对

  • 将没有记录的想法从脑中抓出来,放入知识库。
  • 进行复查环节,即可恢复GTD的正常运行。

END 链接

参考文章:| 🔍

最后再说一句:运用 GTD 系统养成 “刻意练习” 的习惯,有朝一日你也能成为世界级的顶尖高手,成就辉煌人生。

你希望贡献这个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