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 tree Expand file tree Collapse file tree 1 file changed +3
-1
lines changed Expand file tree Collapse file tree 1 file changed +3
-1
lines changed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Diff line number Diff line change @@ -111,7 +111,9 @@ <h2 id="概要">概要</h2>
111
111
< p > docker是近年来新兴的虚拟化工具,它可以和虚拟机一样实现资源和系统环境的隔离。本文将主要根据IBM发表的研究报告,论述docker与传统虚拟化方式的不同之处,并比较物理机、docker容器、虚拟机三者的性能差异及差异产生的原理。</ p >
112
112
< a id ="more "> </ a >
113
113
< h2 id ="docker与虚拟机实现原理比较 "> docker与虚拟机实现原理比较</ h2 >
114
- < p > 如下图分别是虚拟机与docker的实现框架。 < img src ="http://7u2qr4.com1.z0.glb.clouddn.com/blog_%E5%9B%BE%E7%89%871.png " alt ="虚拟机实现框架 "> < img src ="http://7u2qr4.com1.z0.glb.clouddn.com/blog_%E5%9B%BE%E7%89%872.png " alt ="docker实现框架 "> 比较两图的差异,左图虚拟机的Guest OS层和Hypervisor层在docker中被Docker Engine层所替代。虚拟机的Guest OS即为虚拟机安装的操作系统,它是一个完整操作系统内核;虚拟机的Hypervisor层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硬件虚拟化平台,它在Host OS是以内核态的驱动存在的。 虚拟机实现资源隔离的方法是利用独立的OS,并利用Hypervisor虚拟化CPU、内存、IO设备等实现的。例如,为了虚拟CPU,Hypervisor会为每个虚拟的CPU创建一个数据结构,模拟CPU的全部寄存器的值,在适当的时候跟踪并修改这些值。需要指出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虚拟机软件代码是直接跑在硬件上的,而不需要Hypervisor介入。只有在一些权限高的请求下,Guest OS需要运行内核态修改CPU的寄存器数据,Hypervisor会介入,修改并维护虚拟的CPU状态。 Hypervisor虚拟化内存的方法是创建一个shadow page table。正常的情况下,一个page table可以用来实现从虚拟内存到物理内存的翻译。在虚拟化的情况下,由于所谓的物理内存仍然是虚拟的,因此shadow page table就要做到:虚拟内存->虚拟的物理内存->真正的物理内存。 对于IO设备虚拟化,当Hypervisor接到page fault,并发现实际上虚拟的物理内存地址对应的是一个I/O设备,Hypervisor就用软件模拟这个设备的工作情况,并返回。比如当CPU想要写磁盘时,Hypervisor就把相应的数据写到一个host OS的文件上,这个文件实际上就模拟了虚拟的磁盘。 对比虚拟机实现资源和环境隔离的方案,docker就显得简练很多。docker Engine可以简单看成对Linux的NameSpace、Cgroup、镜像管理文件系统操作的封装。docker并没有和虚拟机一样利用一个完全独立的Guest OS实现环境隔离,它利用的是目前Linux内核本身支持的容器方式实现资源和环境隔离。简单的说,docker利用namespace实现系统环境的隔离;利用Cgroup实现资源限制;利用镜像实现根目录环境的隔离。 通过docker和虚拟机实现原理的比较,我们大致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1)docker有着比虚拟机更少的抽象层。由于docker不需要Hypervisor实现硬件资源虚拟化,运行在docker容器上的程序直接使用的都是实际物理机的硬件资源。因此在CPU、内存利用率上docker将会在效率上有优势,具体的效率对比在下几个小节里给出。在IO设备虚拟化上,docker的镜像管理有多种方案,比如利用Aufs文件系统或者Device Mapper实现docker的文件管理,各种实现方案的效率略有不同。 (2)docker利用的是宿主机的内核,而不需要Guest OS。因此,当新建一个容器时,docker不需要和虚拟机一样重新加载一个操作系统内核。我们知道,引导、加载操作系统内核是一个比较费时费资源的过程,当新建一个虚拟机时,虚拟机软件需要加载Guest OS,这个新建过程是分钟级别的。而docker由于直接利用宿主机的操作系统,则省略了这个过程,因此新建一个docker容器只需要几秒钟。另外,现代操作系统是复杂的系统,在一台物理机上新增加一个操作系统的资源开销是比较大的,因此,docker对比虚拟机在资源消耗上也占有比较大的优势。事实上,在一台物理机上我们可以很容易建立成百上千的容器,而只能建立几个虚拟机。</ p >
114
+ < p > 如下图分别是虚拟机与docker的实现框架。</ p >
115
+ < p > < img src ="http://7u2qr4.com1.z0.glb.clouddn.com/blog_%E5%9B%BE%E7%89%871.png " alt ="虚拟机实现框架 "> < img src ="http://7u2qr4.com1.z0.glb.clouddn.com/blog_%E5%9B%BE%E7%89%872.png " alt ="docker实现框架 "> </ p >
116
+ < p > 比较两图的差异,左图虚拟机的Guest OS层和Hypervisor层在docker中被Docker Engine层所替代。虚拟机的Guest OS即为虚拟机安装的操作系统,它是一个完整操作系统内核;虚拟机的Hypervisor层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硬件虚拟化平台,它在Host OS是以内核态的驱动存在的。 虚拟机实现资源隔离的方法是利用独立的OS,并利用Hypervisor虚拟化CPU、内存、IO设备等实现的。例如,为了虚拟CPU,Hypervisor会为每个虚拟的CPU创建一个数据结构,模拟CPU的全部寄存器的值,在适当的时候跟踪并修改这些值。需要指出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虚拟机软件代码是直接跑在硬件上的,而不需要Hypervisor介入。只有在一些权限高的请求下,Guest OS需要运行内核态修改CPU的寄存器数据,Hypervisor会介入,修改并维护虚拟的CPU状态。 Hypervisor虚拟化内存的方法是创建一个shadow page table。正常的情况下,一个page table可以用来实现从虚拟内存到物理内存的翻译。在虚拟化的情况下,由于所谓的物理内存仍然是虚拟的,因此shadow page table就要做到:虚拟内存->虚拟的物理内存->真正的物理内存。 对于IO设备虚拟化,当Hypervisor接到page fault,并发现实际上虚拟的物理内存地址对应的是一个I/O设备,Hypervisor就用软件模拟这个设备的工作情况,并返回。比如当CPU想要写磁盘时,Hypervisor就把相应的数据写到一个host OS的文件上,这个文件实际上就模拟了虚拟的磁盘。 对比虚拟机实现资源和环境隔离的方案,docker就显得简练很多。docker Engine可以简单看成对Linux的NameSpace、Cgroup、镜像管理文件系统操作的封装。docker并没有和虚拟机一样利用一个完全独立的Guest OS实现环境隔离,它利用的是目前Linux内核本身支持的容器方式实现资源和环境隔离。简单的说,docker利用namespace实现系统环境的隔离;利用Cgroup实现资源限制;利用镜像实现根目录环境的隔离。 通过docker和虚拟机实现原理的比较,我们大致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1)docker有着比虚拟机更少的抽象层。由于docker不需要Hypervisor实现硬件资源虚拟化,运行在docker容器上的程序直接使用的都是实际物理机的硬件资源。因此在CPU、内存利用率上docker将会在效率上有优势,具体的效率对比在下几个小节里给出。在IO设备虚拟化上,docker的镜像管理有多种方案,比如利用Aufs文件系统或者Device Mapper实现docker的文件管理,各种实现方案的效率略有不同。 (2)docker利用的是宿主机的内核,而不需要Guest OS。因此,当新建一个容器时,docker不需要和虚拟机一样重新加载一个操作系统内核。我们知道,引导、加载操作系统内核是一个比较费时费资源的过程,当新建一个虚拟机时,虚拟机软件需要加载Guest OS,这个新建过程是分钟级别的。而docker由于直接利用宿主机的操作系统,则省略了这个过程,因此新建一个docker容器只需要几秒钟。另外,现代操作系统是复杂的系统,在一台物理机上新增加一个操作系统的资源开销是比较大的,因此,docker对比虚拟机在资源消耗上也占有比较大的优势。事实上,在一台物理机上我们可以很容易建立成百上千的容器,而只能建立几个虚拟机。</ p >
115
117
< h2 id ="docker与虚拟机计算效率比较 "> docker与虚拟机计算效率比较</ h2 >
116
118
< p > 在上一节我们从原理的角度推测docker应当在CPU和内存的利用效率上比虚拟机高。在这一节我们将根据IBM发表的论文给出的数据进行分析。以下的数据均是在IBM x3650 M4服务器测得,其主要的硬件参数是: (1)2颗英特尔xeon E5-2655 处理器,主频2.4-3.0 GHz。每颗处理器有8个核,因此总共有16个核。 (2)256 GB RAM. 在测试中是通过运算Linpack程序来获得计算能力数据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p >
117
119
< div class ="figure ">
You can’t perform that action at this time.
0 commi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