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71 lines (41 loc) · 3.67 KB

1.10如何读论文.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71 lines (41 loc) · 3.67 KB

如何读论文

讲在前面

仅供参考,如有不足,不吝赐教。

如何找论文、读论文的工具

connectedpaper 输出一篇论文名字以后,会展示与之相关的论文。可以迭代的搜索。

Paperwithcode 顾名思义,此外有 SOTA 的 list 。

明确读论文的目的

读一篇论文需要明确目的,目的不同也决定了读论文的方式不同。读论文的目的无外乎一下几点:

  1. 纯小白,第一次读论文,导师让我读一读这一篇论文。
  2. 了解这个领域。
  3. 了解这篇 paper 的方法。
  4. 要复现这篇论文。
  5. 寻找一些灵感。

第一种通常的目的通常会包含在其他情况下。

论文的结构

  1. Abstract 一个简单的对于论文的介绍,以及概括性的描述。
  2. Introduction 大致介绍论文的背景知识,以及论文的贡献点。
  3. Related work 介绍一些之前的相关工作。
  4. Method 分模块详细介绍论文的方法。
  5. Result and evaluation (experiment) 实验部分。
  6. Conclusion 结论,通常会写一些优缺点,以及未来的展望。
  7. Supplement 补充材料。一些细节的实现已经更多的实验结果。(不是每一篇论文都有)

如何读论文

在读论文之前需要先看一看有没有对应的 video,code,project page,talk 等等。

读论文需要迭代,一篇论文是其他团队耗时数月的结果,不要想着花极短的时间就能看懂 100% 。

通常看懂剩下的 10%-20% 是最花时间的,但不是每一篇论文都需要看懂剩下的 10%-20% 。

第一遍——快速了解论文

看论文先看 Abstract,然后再看论文的第一张图片以及对应的描述。然后看实验部分的结果。最后看论文的结论。

这一遍看论文的目的在于明确知道论文在研究什么问题。这个问题输入是什么输出是什么。论文的方法达到了一个怎样的结果。看着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目的判断一下是否需要继续读这篇论文,如果需要的话,那么在读 Conclusion 的时候要关注一下论文分为了哪几个模块。

第二遍——了解这个领域 / 了解这篇 paper 的方法

这一遍读论文,目的不同关注的文章的部分就要有所区分。

再重新读第二遍之前,不妨先想想如果是自己的话,自己会如何考虑论文要解决的问题。

  • 了解这个领域

如果是要通过这篇文章了解这个领域,那么论文的 Introduction 以及 Related work 部分就要仔细的阅读。

同时记录提到的论文,结合 connectedpaper 。把相关论文的 Related work 都读一读。然后把高引用的,多篇论文都提到的论文拿出来要精读。

  • 了解这篇 paper 本身提到的方法

如果是了解 paper 本身提到的方法,那么 Introduction 以及 Related work 可以非常快的过一下。甚至 Related work 也可以完全不看。

剩下的重点要关注 Method 部分。这一部分通常是论文最不太容易看懂的部分,通常会涉及到很多公式以及方法的描述。个人建议仍然采用迭代的方法,按模块划分。Method 结束以后通常要看一下实验部分,效果如何,以及实验是如何设计的,是否公平等等。

第三遍——总结

第三遍通常要针对论文,自己看不太懂的地方去查阅一些资料,整理。其次可以开始思考论文的 Contribution 究竟是否有效,是否合理。哪里导致了论文性能的提升,哪里又存在缺陷。

至此论文基本算是看完了。如果要复现论文,那么就需要迭代更多次,去阅读论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