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卷(A卷)
- 开卷考试,允许使用纸质资料,但不允许使用电子资料,也不允许上网查询。
- 答案写在 A4 白纸上,不抄题写清楚题号。每页最上面写上
座位号—学号—考生姓名—老师姓名
。 - 考试结束在规定时间内,按顺序拍照扫描每页答题纸并先感一个 PDF 文档,以“座位号—学号—考生姓名—老师姓名”命名,发送到指定的北航云盘。
材料1.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在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共十四大正式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制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到20世纪末,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江泽民伟大光辉的一生》,《人民日报》,2022年12月03日第01版
材料2.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26页。
- 结合材料论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20分)
- 结合材料论述我国如何从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到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分)
- 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的重大意义。 (30分)
- 简述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并请论述“以人为本”如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30分)
材料略
- 结合上述材料,论述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 结合上述材料,论述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 (某次会议)指出:「……,……,……。」结合所学,谈谈百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
- 如何认识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如何理解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山之作?